活動紀實-1
活動紀實-2
祭祀圈-淡水街庄
活動紀實-3
活動紀實-4
活動紀實-5
台灣首座水廠
馬偕來台前的淡水
臺灣島最古老的燈塔
1987年三月某日
如何欣賞福佑宮的建築
豬哥崎橋
我的家鄉
淡水白洋樓
田心子橋的歷史變遷
站滿淡水古老重建街
20110418淡水街過庄1
20110418淡水街過庄2
20110418淡水街過庄3
20110418淡水街過庄4
20110418淡水街過庄5
20110418淡水街過庄6
20110418淡水街過庄7
20110418淡水街過庄8
20110418淡水街過庄9
20110504清文里值甲1
20110504清文里值甲2
20110504清文里值甲3
2012八庄大道公輪祀」民俗體驗導覽活動 3/21開始報名!
2012淡水三芝八庄大道公輪祀
2012淡水街文化饗宴
 
豬哥崎橋
豬哥崎橋位於淡水--金山間之淡金公路起點附近,為淡金公路之二號橋;此處溪水為公司田溪支流之一,起源於大屯山白石腳經南湖、瓦窯坑、紅柿腳、經顏厝、謝厝、在田心子會源自於北投子山腳第二湧泉口的北投溪,匯合後彎延流經瀾尾埔、外寮至豬哥崎,由此向下游流至崁腳正興宮附近雙溪口匯入公司田溪主流。

豬哥一名係因其橋下有一石頭,外形狀似豬哥而得名,豬哥石當地人 稱「石頭公」,為大屯山造山運動時火 山融岩遺留下來的近看還依稀可 辨其眼睛、鼻子及耳朵。遺憾的是在淡 金公路鋪設柏油路面時,曾被惡作劇的 工作士兵灑滿柏油,經長年風吹日晒及 有心人的洗濯,才回復其大半面貌。

至於何時開始拜石頭公已不可考,在淡金公路鋪設好之後,坡度才改為緩和許多,行車才較為方便。

近的習俗是:家裡如有難帶易哭鬧的小孩,長輩會帶去給石頭公作義子,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石頭公生日時,會備甜米糕和水煮蛋到石頭公處祭拜,拜好之後將蛋剝殼,將殼丟置於石頭公上,稱為「脫殼」;並備方孔銅錢,紅線穿過其中方孔,每年用拜過石頭公的紅線換下舊線,將舊線也棄置於豬哥石上,稱為「換貫券」。從前每逢中秋前後,總是香火鼎盛,紅線堆置滿石頭上,熱鬧非常;直 到小孩年滿十六歲,家長即備牲禮到此祭拜,感謝石頭公保佑孩子長大成年,從此才不用再戴「貫券」,稱為「脫貫券」。

在民國76年眾文圖書公司所出版的台灣風俗誌(片岡巖撰),其中台灣人的奇事怪談一章提到有關此一豬哥石,「在距淡水街不遠的地方,有個叫林仔街庄的村落,庄內有一座叫『豬哥橋』的橋(後來改稱豬崎橋)。在距此橋四、五百尺的田中,有一塊形狀像豬的石頭,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豬哥石』。

從前這塊石頭經常冒煙,行人如果聞到這種煙,立刻就會神秘失蹤,據說是被石豬吃掉,因此誰也不敢從這裡經過。後來石豬觸怒了天神,天神就派雷神把石豬擊毀。

豬哥石的腮部整個被炸碎,從此石豬再也不能害人了,如此人們才能安全從附近經過。

不過後來人們卻把這個石豬當神來崇拜,認為只要信仰這塊豬石,如果有什麼財物遺失,祈禱之後立刻就會找到,病人祈禱之後立刻就能痊癒」。

據耆老吳白富子敘述,石頭公原在露天的溪旁樹下,十多年前有人開車從二號橋過,忽覺似有看見異樣景象,於是趕緊將車子靠路邊停下,據說躲過一劫難,但卻從此身體不適,於是他到石頭公前,一則感謝石頭公的庇佑,一則許願若保他身體無恙他必為其蓋廟,後來果然痊癒,他要還願為其蓋廟時,卻因呂姓地主反對,於是在地主能接受的範圍內,為石頭公建搭鐵皮屋為厝,免於日曬雨淋。當大家樂盛行時,祈求明牌者眾,石頭公前香火不斷,人潮絡繹不絕。
在淡金公路尚未修整前,靠橋北端是一段非常陡的斜坡路面,據當地鄰長吳銘宗先生敘述,從前趕牛車經過此崎是非常辛苦的事,尤其是農作收成時,滿載稻穀的牛車要運往碾米廠或農會去收購,走在這坡道上,須很強壯的黃牛才拉得到橋上去。

從前這兒馬路兩側均為稻田,只有疏疏落落幾戶人家,公路局往來三芝、金山的班車經過,往往揚起一片塵沙。從前附近居民常在此溪裡摸蜆捉蝦,編竹簍補毛蟹,在溪裡排列大石頭以涉水稱為「石跳」,在自來水尚未普及時,附近婦女每天都到溪邊洗濯一家老小衣服,甚至自來水普及後,卻因地勢較高又位處管線末端,家裡三天兩頭停水,所以在溪邊洗衣服仍是常有的事。

距橋不遠處有一大榕樹。其實是二棵榕樹合抱而生,此二棵樹是鳥榕樹,長得非常茂盛,是附近居民於閒暇之時,聚會聊天的好地方,樹葉寬約二、三指,果實沿細枝生長,每至成熟期,果實的香甜,常吸引鳥兒爭相覓食,數百隻鳥聚集在樹上,吱吱喳喳的叫聲,煞是清脆悅耳。這裡常見的鳥兒有黃鶺鴒、翠鳥、白翅鼓仔、白鷺鷥、而黑秋、斑鳩、白頭翁、綠繡眼、麻雀也是常客,若設陷阱補捉最常落網的卻是大大小小的貓頭鷹。

此大榕樹所在土地,本來和二號橋附近其他數百甲田地一樣,均為板橋林本源家族所有,在耕者有其田政策實施時,才轉為吳姓佃農家族所有,直到劃入淡海新市鎮,土地被徵收的同時,地上的大榕樹也以數十萬元的代價一同被徵收。

在淡海新市鎮第二期的整地時,本來石頭公也在新市鎮範圍,盧松樹里長為了地方上的平安,極力爭取將其保留在原地,和營建署幾番協調後,才免於被遷移他處的厄運。淡海新市鎮的動工 ,將豬哥崎橋往下游的北投子溪,全部改為四點三米深的水泥壁,並計劃在上面加蓋成為大水溝,並在豬哥崎橋旁做了一個箱函,由箱函上另闢一條新路連接登輝大道,完工後豬哥崎橋和原先的淡金公路將全部拆除推平,溪流成了溝渠,北投仔溪、豬哥崎和豬哥崎橋也將成為歷史名詞,存在老一輩人的腦海裡留待慢慢回憶。
 
 
生命輪祀 文化新獻
地址:台灣台北淡水三芝
電話:facebook.com/918org/?tn-str=k*F 傳真:02-26299829 E-Mail:a0919083124@yahoo.com.tw
八庄大道公文史工作會製作 
歡迎各界大德蒞臨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網頁設計|網路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