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後到你是先來,但我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祖先們都是涉水渡海,來到這個蓬萊寶島 - 台灣。因此在我們的記憶中,都曾經共同擁有過:
一、「夢鄉」:那是遙遠的夢中之地,多年前,我曾婉謝中國的友人,要帶我去福建省泉州府尋根,我認為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我的祖先已離開泉州府二百多年了,「夢鄉」還是保留在築夢的情境較美好。
二、「原鄉」:早在西元一七六四年(清乾隆廿九年),我家先祖就冒險勇渡黑水溝(台灣海峽);來到台灣中部拓墾,是我家的「開台祖」。(每人的開台祖來台時間有早有晚)所以,「原鄉」就是「開台祖」,仙逝後風水所在地方。
三、「故鄉」:後來,家父因職業之需,使得我不在「原鄉」出生,所以「故鄉」就是我的出生地,也是享受天倫親情、歡樂兒時最深刻的地方。
四、「家鄉」:為了立業成家,我離開了「故鄉」,來到台灣北部,這是一個充滿願景與希望的地方,也是我們朝九晚五,當下生活的地方。
可惜,現在是一個「遺忘家鄉」的年代,只因為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人們,失去了傳統故鄉的人情味等,使得人們互動不能融洽。因此,我們應從認識身邊的「家鄉」文化作起,從而達到「命運、生活共同體」。則美好的夢鄉、難忘的原鄉、溫馨的故鄉與甜蜜的家鄉,將永存心中。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