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圈-小基隆庄
行政區變遷
村里名由來
三芝的客家人
農村集居中心
三芝鄉發展現況分析
社經發展概況
地理環境
芝蘭三堡「小雞籠」
三芝秀麗之農業鄉
布袋戲文物館
2009小基隆庄活動記實
20080316 政大來訪
 
地理環境
三芝鄉歷年產業

二、管轄區域與人口概況

(一)行政管理體系

本鄉依天然地理環境,分設有警察機構四所,掌司治安業務,並設有戶政事務所、衛生所(含有群體醫療中心)、郵局、電信局、消防隊等公家機關及屬於農民團體的三芝鄉農會一所。鄉下轄八賢、埔頭、古庄、新庄、埔坪、茂長、橫山(屬三芝分駐所警勤區)、錫板、後厝(屬後厝派出所警勤區)福德、圓山(屬埔濱派出所警勤區)店子、興華(屬興華派出所警勤區)等十三個村,共215鄰,全鄉戶數4147戶人口,17063人其中男9201,人女7862人。(依據80年7月份統計)另全鄉設有五個社區:福成社區、三和社區、芝蘭社區、共榮社區、樂天社區。

(二)人口成長及其趨勢

三芝鄉人口,於70年底為16600人,至80年底則為17063人,11年間人數增加463人,年平均增加率為2.8%,其中70∼74年其年增加率為正,主要係自然增加率大於社會增加率之故,因社會增加率至77年止皆為負值,亦可說在77年之前本鄉人口均成外流現象;而78∼80年的年增加率則是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皆增加之故,顯見人口有回流現象。早期由於台北都會區整體建設、發展速度皆大於本鄉,因此人口呈外流現象;而現今由於都會區發展的飽和及生活環境的惡化(公共設施不足、污染、高房價),加上三芝未來發展的潛力,使得人口逐漸回流。但現今與台北都會區的發展差距仍在,因此如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及加強觀光遊憩規劃建設,以改善生活環境品質,將是當務之急。

三芝鄉的經濟就業狀況正從農漁生產轉變到工業生產的產業結構。根據70年《台北縣統計要覽》,三芝鄉Ⅰ級產業人佔總產業人口的58.6%;Ⅱ級產業人口佔22.3%;Ⅲ級產業人口佔19.1%,顯示出當時仍以農、漁業生產為經濟主體。但據79年的統計要覽,其Ⅰ級產業人口已驟降至31.6%;而Ⅱ級產業則上升至38.9%;Ⅲ級產業佔29.5%,可見三級產業漸趨平均且傾向工業發展。

三芝鄉Ⅰ級產業人口在民國72年之前一直佔有1/2強的人口,但於73年後則急速的下滑至79年的31.6%,在這十年間其下降的幅度高達27%,顯見其產業結構正面臨劇烈的轉型,但仍扮演重要的角色。雖糧食作物勢微,但其所生產的茭白筍(俗稱美人腿)、西瓜品質優良、遠近馳名,故可朝精緻農作及休閒農場方面經營發展。

Ⅱ級產業人口在這十年中持續成長,從70年的22.3%增加至79年的38.9%,唯於79年其就業人數與比例皆下降。其中,製造業與營造業有明顯的上升。依Ⅱ級產業的成長趨勢,顯示出三芝已從農漁業生產為主的鄉鎮轉變為工業生產為主導的鄉鎮。

Ⅲ級產業人口呈現不穩定的狀況,至76年以前皆為正成長,77年為負成長,這兩年則又增加。不過,若從十年來的整體變化,仍由19.1%攀升到29.5%,在76年時Ⅲ級產業曾是三級產業人口中比例最高的,因此未來隨著經濟持續發展,人口增加及配合觀光遊憩據點的開發,服務業的前景將被看好。

(一)農業生產

三芝由於受地形的自然條件限制,境內平原不多。從表7中的農業戶數、人口數、耕地面積及米穀產量可瞭解本鄉農業生產結構。農業人數從70年佔全鄉總人數的70.9%減少至79年的41.5%,其下降幅度約近30%,這些人一部份轉移到Ⅱ、Ⅲ級產業,一部份則外移至大台北都會區,造成勞動力缺乏,農業漸趨衰微的惡性循環。耕地面積自72年後即不再減少,但其產量卻減少近5倍之多,究其原因除了轉作其它作物外,最主要的還是“休耕”,其面積以近總耕地面積的1/3,且有越來越增加的趨勢,因而如此大面積的休耕農地的利用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本鄉早期的農作主要為米穀,但因糧食作物國內市場供過於求、民眾消費習慣的改變及政府採取低糧價政策,其利潤相當微薄加上都會區就業機會及薪資均高於從農,年輕一輩早已棄農離去,所以短短十年中種植稻穀的面積從2296公頃降到79年的257公頃,目前只剩北新莊一帶的梯田仍種植稻穀,但因田地面積小且多礫石,機械使用困難,因而未來還有可能再減少。

茶葉的種植也是三芝的歷史性作物,但其品質不若石門鐵觀音,更比不上文山包種茶,只是一些較低品質的粗製茶。近年來由於人口外流增加,農業勞動力不足,加以粗製茶工廠紛紛改行換業,茶葉採收時已呈現問題且採收後無人收購,茶農因血本無歸,無意繼續管理致使茶園荒廢。因此公所、農會鑑於此,近年來不斷推廣較有經濟價值的苦茶供茶農試種,若成效良好將擴大推廣。另亦鼓勵種油茶,近年來已成為本鄉特產。

近來蔬菜的面積也漸漸增加,尤其“茭白筍”肉質鮮美、脆嫩細白俗稱「美人腿」,盛名遠播,且其利用梯田的活水方式種植,其品質已與埔里的茭白筍並駕其驅,與其共享市場佔有率。另外,轉作的西瓜其品質優良、甜度夠,是北海岸弄潮人們的消暑聖品。再則,高冷蔬菜也有不錯的口碑。顯見本鄉的農業需朝精緻化農作發展。

水產方面,以養殖鱒魚為主,約有40萬尾,黑鯛約8萬尾,赤翅約5萬尾,鱸魚約8萬尾,香魚約8萬尾。畜產方面,以飼養肉豬為主,目前大養豬戶14戶,豬隻約6000頭;另養鹿戶19戶,有梅花鹿310頭、水鹿125頭;養羊戶3戶,山羊220頭,乳羊120頭;養水牛戶38戶,有水牛97頭;養白肉雞2戶,約5萬隻;養土雞戶2戶,約1.5萬隻。

於北新莊八連溪流域附近,形成非常特殊的梯田文化地景,加上座落於丘陵、梯田、溪流之間的獨特石厝景觀與興華派出所、國小附近的櫻花林,若能加以規劃成休閒農場,將為農業再創生機。

 
 
生命輪祀 文化新獻
地址:台灣台北淡水三芝
電話:facebook.com/918org/?tn-str=k*F 傳真:02-26299829 E-Mail:a0919083124@yahoo.com.tw
八庄大道公文史工作會製作 
歡迎各界大德蒞臨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網頁設計|網路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