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宮 關渡宮起源與地理位置 眼前可以看到,關渡宮的廟貌非常的巍峨。可是,原本關渡宮剛開始興建的時候,根據史籍的記載,它是1712年,康熙51年的時候才建造!但是,目前廟方所提供的資料是順治十八年,也就是鄭成功來到台灣的那一年。在那個時候,由於部分史籍缺乏,且根據推斷,鄭成功來到台灣的時候,北台灣不要說漢人,可能原住民的人數都非常的少!所以,能夠在這裡建造關渡宮?這方面歷史的部分,可能是廟方要延長廟齡的關係。如果研究關渡宮在整個北台灣的重要性,我們有句俗諺說:「北有關渡媽,南有北港媽!」也就是說,南北有兩個很重要的媽祖信仰,在這邊對場。
為什麼北部地區的媽祖廟會設在關渡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去做一個聯想:當時, 進入大台北地區,這地方剛好是淡水河第一個隘口。我們現在看到的關渡大橋及關渡宮停車場的部分,跟對岸有一個地名叫獅子頭,這兩個地方是相對應的。 關渡宮這個地方,因為是整個大屯山系的餘脈,由中間延伸出的餘脈。所以,當地就把這個地方認為是一個象鼻穴,跟對岸獅子頭是剛好獅象守口的地理形勢。所以,就在這裡設立了關渡宮。關渡宮原本也不是在現在這個位置,原來的位置已經沒有辦法看到了!也就是在你們停車的地方去遙想:那地方原本是沒有被炸開來的,那邊有個很不自然的水泥護堤的地方,是因民國五十二年的時候,有一個葛樂禮颱風,當時,因為石門水庫的洩洪,加上關渡隘口的狹窄及剛好遇上漲潮。
洪水無法即時喧洩開來,造成了大台北地區很大的洪災!之後做了一個防洪措施,那就是把關渡隘口炸開!如果你開車,從關渡大橋往五股泰山的方向,經過那個最高點的地方,就是獅子口!那邊有被炸開的痕跡,跟關渡宮那個停車場相同的,也是有一個炸開的痕跡,在那個位置,是不是有些歷史的痕跡?等一會再介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