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屏東縣北勢寮保安宮
位於屏東縣枋寮鄉中寮村保安路215號 電話:08-8782419
屏東縣枋寮鄉北勢寮保安宮草創於明末清初,於清雍正五年正式雕塑金身供俸,乾隆五十五年正式建廟,建屋兩間。北勢寮保安宮民國95年間因舊廟牴觸都市計劃,在信徒與村民的共識之下耗資1億多元重建新廟,並辦理千人移廟活動將廟廟後移30公呎,保留舊廟作為文化資產。每年農曆3月15日為保生大帝聖誕千秋之日,相傳保生大帝生前即乘坐白鶴羽化昇天,北勢寮保安宮管理委員會每年除了大肆舉行法會慶典之外,並會製作白鶴一隻供送保生大帝神靈回白礁謁祖。
有200年歷史的屏東枋寮鄉保安宮,最近斥資一億多元整建廟宇,其中有700萬用來買純金金泊,貼在大殿裡,一踏進去,就金光閃閃。
一張張的金箔卯起來貼,不但雕樑框金邊,畫棟也變得金光閃閃;連窗櫺和藻飾也都穿上了純金外衣,整片屋頂全都係金的。記者:「會不會怕小偷來偷刮?」保安宮施工組組長曾炳霖:「這種不會啦!金牌還是佛像金身,才會被偷。」
將近有200年歷史的枋寮保安宮,最近大手筆整建新廟,花了一億多不說,單單大殿的屋頂就另外用了600多兩的黃金,將近700萬,裝點成這付模樣。保安公廟祝:「新的又大又漂亮,比較莊嚴。」
廟方人員低調的說,貼金箔只是要讓新廟看起來比較莊嚴漂亮,不過大家都知道,新廟屋頂金光閃閃,才配得上保生大帝的瑞氣千條
明朝永曆十八年(永曆帝已於前年駕崩雲南,台灣當時係明鄭經略,所以仍奉明正朔)西元一六六四年,本庄(北勢寮部落)位置東山曠野,西海滄茫,地方十分貧瘠,民俗刁悍,僅住幾十戶人家,概營捕魚兼農業、伐木等為生,凡砍諸木均歸柴寮經由漁船渡運承天府販售為業。
緣因時值冬春,雁影樹寒,梅香破臘,船艘出入頻繁,其中一人上陸地提淡水儲存,適逢內急,乃將身帶「保生大帝香火」暫懸樹上,後因急趕上船而忘將香火取回,天運也。合讓三真人鎮守於此,以應宏法濟世,享受萬代香火之福運。正當寂靜萬籟俱灰的深夜,天上繁星點點,本庄先民楊開山(現楊秋德先祖)正忙於海上捕魚作業,無意間望向陸上,發現一盞燈光燦爛,莫名其妙,並好奇心使然,乃草草收拾漁具,急於上岸就近觀之,始知一方木造香火,上書「白礁保生大帝香火」字樣,楊開山乃誠奉回自宅,朝夕恭奉參拜。
雍正五年-1727年,流光轉逝未幾星霜,神靈顯應,參拜信徒日增,為應廣大信徒參拜之便,乃共眾資金新雕金身,並設神壇,以應真人普渡濟世之聖職。 清乾隆二十四年,清加徵三成大租,致引起民怨而發生抗繳事件,震驚鳳山縣令,凌大老乃親轎南下,最初直到楊宅詢問未果,後轉進本壇而與庄民發生糾紛,引起雙方衝突,凌大老自倚官職在身,英氣勃勃,趨前踏入指神像辱罵賊佛,以辱庄民,後更預進躍達靴尖之際,忽見神靈顯赫怒髮沖鬚,額中露出汗珠,凌大老見情不妙,趕緊伏身下跪,點頭稱罪,祈得真人赦罪而感激無盡,隨即起轎回縣,轎至本庄大條巷口,忽然被庄中強漢名謂「十八虎」埋伏,意圖謀刺,幸賴真人神通廣大,抑制武器未能得逞,轉禍為福,消災殃而息事。抗繳事件後,香煙繞梁日增鼎盛,地方信徒自動奉獻田園拾餘項,聯招會友十二人,組成大道公會,輪流耕作虔誠供奉神像。
乾隆五十年,北勢寮庄民楊光興募捐,建屋二間(額保安宮)供為保安宮「開基本壇」,並把自家供奉的保生大帝神像獻給眾信徒作為庄神。道光年間,清廷為了剿番安民,特派王將軍進駐本庄,王大人每遇剿番出征前夕,總虔誠禮拜真人,恭請真人降壇指示,王大人自得真人指示,每戰皆捷。為感念真人恩澤,特親自勘查點穴一吉地,以供日後真人擴大廟宇遷建之用地。
咸豐年間,本庄農作物發生蝗害,作物被摧殘無數庄民公議,恭請真人御親臨田野,趕蝗蟲於北勢溪順水流經出海,從此作物欣欣向榮,庄民免受飢餓之苦,這均賴真人慈悲救世之仁懷。清同治六年,本廟宇自開基本壇遷建於王大人勘察之吉地,即現今廟址,廟號即延用「保安宮」迄今,因廟建於雙叉路口正中央,因此神靈至今更增其威靈赫顯赫,香煙不斷。
光緒三年,民眾被恩大德庇佑,地方士紳楊光興、吳天就、王山情、黃法、陳秋江等敬獻「神靈赫奕」牌匾一面。光緒五年,夏日都司信官吳卲猷奉旨南巡被佑,恭獻「福庇無疆」牌匾一面。
光緒六年,山地十八社番再度擾亂北勢寮庄,並經常攻擊進犯干戈不休,本庄特僱巡圳丁十八人負責圳水之流通供民需,並警示番人出草。如遇番人大隊人馬時,真人本營神兵自然顯出神相,幫助巡圳丁戰鬥,奮揚威赫,驚動番人,膽破心驚,不戰自退。現本宮除了庄內五營神祠,田野外另有五營即是明證,而外東營之張公元帥為真人指派為鎮守水源地。
民國十六年,保安宮經建花甲之歲月,簡陋狹窄,因此庄中士紳及信徒計議改建,建廟中途經費不足,籌備委員會要求信眾加三成捐獻,使貧苦信眾正愁資金來源之際;民國十七年農曆三月下旬,於環島皆稀,捕不見一魚苗(虱目魚苗),惟北勢寮近海莫測無數巨獲,民眾歡喜異常,感謝之餘踴躍捐獻,使建廟工程得以順利完成,日後謂「保生大帝加三成興」;斯此更覺威靈感應,神機遠大之象,雪鴻千古,令人銘佩不已。民國十八年正月,本廟改建竣工,廟貌輝煌壯麗一新,當時改建廟宇所偏土木工匠,並採購建材等均由真人御駕親臨全島或唐山內陸,到處選擇不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本庄時遭美軍機轟炸之苦,每當危急之時,大帝(真人)均能速顯神威,炸彈落地無一爆發,庄民生命財物得以免遭轟炸浩劫。民國六十二年,保安宮年久修,廟頂逢雨必漏水,庄中信徒再議重修廟頂,正逢寒冬之際,全省鰻苗絕跡不見縱影,唯獨本庄鄰近海域捕鰻苗甚豐,廟頂工程得能早日完成,真人神跡再次展現無遺。
綜觀保生大帝(吳真人)開基至今,歷經三百多年悠久歲月,如要細數真人救世渡人之神跡,實不勝枚舉。惟再祈求保生大帝─吳真人,再庇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收,漁船滿載而歸;家家戶戶虔誠供奉保生大帝,濟世神恩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