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次的淡水區神豬比賽,今年在北新庄再度出現。今年神豬特優級達九百六十二點五台斤,而為了慶祝這難得一次的盛會,全村都瀰漫著一股熱鬧、歡樂的氣息。 為了一睹神豬的真面目,北新庄湧進不少圍觀的人潮,同時為慶祝保生大帝慶典大道公生日,淡水文化基金會與興華國小合辦,由小學生參與設計出紀念大道公的標誌,並做成金幣,最後由學童謝适如奪冠。 據淡水文化基金會常務董事謝德錫表示,小朋友的創意是無限的,此次將小朋友也列入參加活動的主角,製作神豬模型、闖關遊戲,讓這二百來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延續。 在農村養豬是一種副業,平常的剩飯菜,或著是種一些番薯等作物來養豬,待長大後可以賣錢。但是用來祭拜大道公的豬,可就不是普通豬而是稱做「豬公」所吃的食物也是經過料理而不是剩菜剩飯。為神而養的豬公,是來傳達神的旨意。尤其是用競賽的方式來表現虔誠的心和養豬的技術,這些都是和祭祀一般的神明不同。 一般如果不是用來競賽的豬公,則大約在前一年開始飼養就可以了,大概兩三百斤的就夠了。親友較多豬公肉怕不夠分,也有養到三、四百斤的豬公,當然要養多重的豬公完全視飼養人而定。如果目標是一千台斤以上的大豬公,至少要花三年的時間,因此從挑仔豬開始就是一門大學問。除了能吃之外還要骨骼強壯,而且還需要考慮到換肉率,也就是說吃的多豬的重量也要增多,這些因素都是可控制的,畢竟要養到一千台斤以上的豬公不是那麼簡單,尤其是要撐到上磅秤的那一刻,還真的是要靠神的旨意了。 在一切講求專業的時代,也有專門養神豬的行業,平常就養許多大豬,從數百斤到千斤以上的都有,價格以百台斤計,越重的豬越貴,像千斤以上的豬,就從1300元到1500元之間起跳,所以花一百多萬元買一頭神豬是絕對需要的。當然這又引起一些爭議,買現成的和自己飼養的豬公,畢竟在意義上是有差別的。小雞籠文史工作室---周正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