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實-1
活動紀實-2
祭祀圈-淡水街庄
活動紀實-3
活動紀實-4
活動紀實-5
台灣首座水廠
馬偕來台前的淡水
臺灣島最古老的燈塔
1987年三月某日
如何欣賞福佑宮的建築
豬哥崎橋
我的家鄉
淡水白洋樓
田心子橋的歷史變遷
站滿淡水古老重建街
20110418淡水街過庄1
20110418淡水街過庄2
20110418淡水街過庄3
20110418淡水街過庄4
20110418淡水街過庄5
20110418淡水街過庄6
20110418淡水街過庄7
20110418淡水街過庄8
20110418淡水街過庄9
20110504清文里值甲1
20110504清文里值甲2
20110504清文里值甲3
2012八庄大道公輪祀」民俗體驗導覽活動 3/21開始報名!
2012淡水三芝八庄大道公輪祀
2012淡水街文化饗宴
 
田心子橋的歷史變遷
2000年淡水鎮都市計畫街道圖顯示,未來這裡的新市鎮區劃逐步完成之後,將從田心子此處開通「淡新路」,並修築擴建行經田心子橋的這段產業道路為「商工二路」。因此,目前這座田心子橋,預料不久將來,也會成為淡水人回憶的歷史照片之一。這次的調查工作,算是對它三十幾年來的承受與辛勞,以一種近乎告別式的心情,記錄一切,感謝它的貢獻。

田心子橋位於淡水鎮北投里北投子79號前,橋長約六公尺,面寬約四公尺,橋頭立柱的完工日期為民國五十六年一月建,也是一座鋼筋混凝土橋。橋底下流通的溪水為水碓子圳,是附近菜田與果園唯一的灌溉水道。由照片可以看出,水碓子圳嚴格說起來應是一條水溝,所以即使涉水而過,也不會太難。民國五十六年,現今田心子橋未建造前,水中唯有石板與溪石組成的便橋,居民就是幾乎以涉水而過的方式往來通行。光復後,道路更新擴建工程逐年進行,田心子地區也無法拒絕現代化的腳步,遂在民國五十六年時,完成田心子橋今貌。或許是因為水碓子圳流量較小之故,歷年來不論風災大水,皆未對其有所損毀。

田心子橋旁有淡水林姓宗親會與濟靈宮。濟靈宮主要祀奉濟公活佛,傳言神性靈驗。濟公活佛原名為李修緣,秉性善良,少時受佛道文化薰陶。父母亡後,先後於國清寺、靈隱寺等拜師學佛,法號「道濟」。圓寂後,人們感其善行普渡眾生,將其神格化祀奉,自古以來均稱其為「濟公活佛」。濟靈宮前面的小廟埕,常有老人們在此閒話家常,一副悠閒景象。附近菜田耕作則充滿農家田園之樂。
滬尾文史工作室 陳建仲

 
 
生命輪祀 文化新獻
地址:台灣台北淡水三芝
電話:facebook.com/918org/?tn-str=k*F 傳真:02-26299829 E-Mail:a0919083124@yahoo.com.tw
八庄大道公文史工作會製作 
歡迎各界大德蒞臨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網頁設計|網路開店|